
更新时间:2024-05-26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的相关要求,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辖区企业,落地落实“小江都能办”品牌,着力解决困扰企业的急难愁问题,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便利的市场环境,截至今年6月底,辖区新增市场主体2547户、同比增加52.79%,这既显示出辖区市场主体迸发活力、焕发生机的良好生态,也展示了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实效。
全员走访联系 政策宣传全覆盖
观音桥街道全员参与大走访,倾听企业真诉求。确定领导抓重点,建立“街道领导对口服务企业机制”,由分管领导走访联系辖区207家重点企业。落实科室抓片区,将辖区企业分成9个版块,分科室、全动员、划责任、明任务进行走访联系,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依托楼栋延触角,针对辖区43栋商业楼宇,形成“楼栋长+社区+网格长+第一书记(街道分管领导)”工作模式,让楼宇入驻企业与街道“零距离”,及时传达最新惠企政策。
2022年江北区外来务工人员和外出务工返渝人员观音桥现场招聘会。观音桥街道供图
同时,街道搭建平台促交流,用好观音桥商会作为政企联接桥梁的功能,搭建企业交流平台扩大政策宣传广度,依托网商产业园、光子空间等专精特新、小微企业聚集地,向入驻企业宣传政策。打造窗口聚共识,发挥金融服务港湾贴近市场主体优势,将观音桥片区7个金融服务港湾打造为政策宣传窗口,建立金融服务港湾政策宣讲轮讲制度,让银行参与到惠企稳企的政策宣传中来。此外,联合观音桥市场监管所、税务所,制作了《稳企惠企政策汇编及解读》,截至6月底,通过日常走访、举办12场政策宣讲会,街道累计发放《政策汇编》9838本。
另外,社保所点对点通知670家企业申请稳岗返还政策,一对一指导辖区活里活商业通过线上填报、智能比对成功申请到6389元的稳岗返还资金。并与辖区银行合作,为企业发放创业贷款375万。与税务所合作,帮助74户纳税人享受了中小微制造业缓税政策共计101.95万元,辅导批准4户纳税人申请缓缴50万元。联合民生银行重庆分行(金融服务港湾-江北支行)为企业解读稳企惠企政策
助力品牌落地 政务服务更高效
观音桥街道聚焦企业需求,落地落实“小江都能办”品牌,结合《江北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10条措施》,制定“观音桥街道企业服务清单”。
街道与观音桥税务所建立联系机制,组建税务专员志愿队,累计实现87人次辅导缴费居民线上缴费,解决了街道行政服务大厅缴费人手不够的问题。街道还联合区人社局举办“2022年江北区外来务工人员和外出务工返渝人员”现场招聘会,为迪亚斯物流、银讯阪和汽车、美的家装饰、居然之家商业等34家名企设点,提供了包括配送员、操作工、维保员、月嫂、营业员等983个基层岗位,实现276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观音桥街道2022年稳住经济大盘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观音桥街道供图
街道坚持“想企所想,忧企所忧”,建玛特购向街道反映商场广场前的公交车站距离广场太近,公交车停靠妨碍广场车辆进出,影响商场正常经营。在认真研判企业反馈的问题后,街道会同区交巡警支队、市政、公交集团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现场查看,经过多方协调,确定了将车站向新壹街方向前移50米的解决方案,目前已完成15米栏杆拆除工作和站台前移的画线工作。
擦亮金字招牌 刺激消费提质效
街道为稳住经济大盘、促进消费回暖复苏,街道联合区文旅委、区消防支队等职能部门,开展观音桥大九街文娱联席会,引导九街20余家娱乐场所经营者规范经营,以确保消费品质。
街道引导企业在大九街组织60余场主题活动、积极争取“爱尚重庆·2022重庆高品质国际消费场景精选案例征集展示活动”、高德地图及抖音的引流宣传等推介活动,助力大九街都市文化旅游特色街区获评市级“爱尚重庆.商旅文融合休闲场景”、“爱尚重庆.重庆高品质国际消费场景”。同时,为促进辖区文化、旅游、餐饮、交通等消费跨界融合,做实配套服务,针对辖区洋河北路、塔坪片区等餐饮聚集地午餐时段用餐人数多、店面场地受限的问题,街道为这些临街门店延长了外摆时间,将原本11:30至12:10的外摆时间延长为11:30至13:10,将人性化的服务送至企业的心坎里。
接下来,观音桥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好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立足长远,筑牢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基础,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最优区为抓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江北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和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交出观音桥答卷。(张宇思)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